363050.com

昔日“西南陶瓷王”正式落幕!资产负债率近400%曾是福利待遇一流的PG电子良心企业!发布日期:2025-11-06 19:10:25 浏览次数: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近日,四川省威远县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为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10家关联公司长达518天的破产程序画上句点。这家拥有46年历史、曾声名显赫的“西南陶瓷王”,最终以一种极为彻底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它曾是一家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企业。

  白塔陶瓷的倒下,并非孤立的企业经营失败案例。在法院认定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背后,是公司早已停摆的经营和涉及超百件被执行案件。它的落幕更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陶瓷产业在地产周期下行、内部结构失衡与外部环境重压之下,所经历的一场剧烈而痛苦的结构性出清!

  白塔陶瓷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恰好处于中国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早期。白塔陶瓷乘着这股东风,成长为区域市场的绝对霸主。

  据公开资料,在巅峰时期,白塔陶瓷拥有超过10条生产线,其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在西南地区无出其右,“西南陶瓷王”的称号由此而来。白塔陶瓷的成功,是那个“规模为王、渠道制胜”时代的典型产物。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呈现出“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由于瓷砖产品笨重、运输半径有限,行业天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白塔陶瓷正是凭借其在西南地区的规模优势、成本控制和渠道深耕,牢牢掌控了区域市场。

  第一,白塔陶瓷是四川陶瓷行中,最早成立的陶瓷企业之一。四川白塔陶瓷集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中国西部瓷都夹江,第一家陶瓷企业--夹江建筑瓷厂于1987年破土动工,1988年年初第一窑瓷砖出炉。白塔陶瓷的成立时间,比夹江建筑瓷厂早了8年。

  第二,企业规模实力,曾位居四川乃至西部陶瓷产区前列。白塔陶瓷巅峰时期有10多条生产线,被誉为陶瓷行业的“西南王”。“白塔”品牌,曾多次上榜中国最具价值500强品牌榜单。

  第三,白塔陶瓷在西部终端市场,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笔者从2009年开始接触白塔陶瓷,与企业的10余位中高层领导、部分员工、终端20多名优秀经销商有过交流,并采访过企业多名大商,当时很多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很强,经销商的认可度很高。

  在省会城市、地级市,白塔陶瓷有很多年进货量达数百万的经销商,甚至有乡镇经销商的年销量达到大几百万。笔者认识的几位大商,就是在与白塔陶瓷的深度合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在在当地市场依然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第四,白塔陶瓷曾经是一家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笔者熟知的四川陶瓷企业中,白塔陶瓷是最早实现全员社保的企业,员工福利待遇在行业中也是不错的。

  10月24日,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陶瓷行业一起历时多年且备受关注的破产案件迎来结局:四川威远县人民法院已于2025年10月13日裁定终结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一家关联公司的破产程序。至此,该起历时约529天,涉及职工维稳压力大、债权债务金额高、法律关系复杂的破产案件终结。

  经法院查明与裁定,该公司严重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清算条件。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资产总额约1.58亿元,但负债总额高达约6.2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394.79%,已完全丧失清偿能力。

  由于四川白塔陶瓷集团与另外10家关联公司在财产、财务、人事、经营等方面存在高度混同,已无法区分各自财产,因此,法院于2024年7月11日裁定1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在破产程序中,最终经确认的债权总额约为5.2亿元,涉及207笔债权。管理人在清算过程中优先保障了职工权益,职工债权的清偿率超过了90%。

  在所有法定程序完成后,法院于近日正式裁定终结了该案的破产程序。这意味着这家曾有“西南陶瓷王”之称且有22年发展历史的陶企正式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陶瓷作为建筑材料,其市场需求与建筑业的景气度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建筑工程项目对瓷砖的需求也随之波动,自2018年以来,瓷砖产量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到了2023年,部分建筑商出现信用风险,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有44家建筑商触发了238只信用债违约,涉及金额高达2676亿元,占全部债务违约的37.4%。

  这种风险也传导至建材供应端,部分大型建筑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导致其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大量逾期。对于严重依赖工程渠道的陶瓷企业而言,这对其现金流造成了巨大压力。

  即便是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也受到波及。例如,此前帝欧家居对地产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减值测试,截至2023年底,公司进行单项信用减值计提的应收款项账面金额11.71亿元,单项减值计提比例超50%。

  其次,中国陶瓷行业早已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但庞大的产能在过去多年间并未得到有效出清。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瓷砖产量为67.3亿平方米,相比2016年的巅峰时期下滑超过34%。然而,以2022年全国陶瓷砖有效产能100亿平方米计算,2023年瓷砖的产能过剩率依然超过30%。在这样一个“供过于求”的红海市场中,缺乏品牌溢价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只能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最终被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微薄的利润所吞噬。

  最后,是来自宏观层面的压力。陶瓷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行业面临一系列严格的环保和能效政策。

  这场自上而下的转型,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环保政策在客观上扮演了行业“过滤器”的角色,它提高了行业的生存门槛,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出清。有能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头部企业,将环保合规转化为了自身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而像白塔陶瓷这样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则在这场浪潮中被无情地淘汰。

  在当前行业低迷的时候,肯定还会有一些曾经优秀的陶瓷企业会退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曾经在行业中发光发热的企业、企业经营者、默默奉献的从业者,保持敬意!